>> 您现在的位置: 比分365 >> 教师之家 >> 论文集锦 >> 正文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指导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字体:
浅谈幼儿园教师在指导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陆丽萍    文章来源:田东一幼    点击数:889    更新时间:2015-1-22
   【内容摘要】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要有革新、创造、审美的能力。早期的绘画最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绘画则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绘画活动中宽松的氛围、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得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创作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兴趣,教育者必须创新设置、开放指导,才能有效实现绘画活动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点,在组织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  原则  策略

    一、幼儿绘画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1.忽视幼儿的“心灵感悟”,绘画采用固定模式,给自由表现设置障碍。

长久以来,教育者们已习惯了让幼儿欣赏范画作画,当这种教育方式终被摒弃时,孩子们仍是大多坐在教室里,手握画笔,并不大胆地在纸上涂涂画画。没有了范画,但也没有够多的目识心记的东西让他们展开联想,怎能自如地表现。孩子们的涂涂画画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曾参与过这样一次活动。春天,万物复苏,有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我又来到二组,场面可热闹啦!孩子们三三两两,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又是十分钟过去,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结果可想而知,二组幼儿的作品充满了灵气,想象力丰富。当然,我们不能说一组教师的“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方式就是错的,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她并不了解幼儿作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强调观察,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与体会。让幼儿通过对话----同伴对话、师生对话互相交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事物加深印象,有利于绘画过程的实施。

    2. 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绘画是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强调,做事情是为获得真正的乐趣。我们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每一次绘画活动,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自始至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

    3.活动时目的性太强,不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绘画的兴趣和信心。这是一个绘画过程,也是一个体验过程,如果我们只要求幼儿画好“它”,而不顾及其内心感受,不抓住此类教育契机,往往事倍功半。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教师不应只着重于其外部形态特征、线条的勾画等,更多的要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1)是否喜欢这种小动物。(2)为什么喜欢?(3)愿意画它吗?4、你想怎样画。

    4.不能读懂幼儿的画,作品评价大而化之,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得象不象、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实则思维独特的画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这简直是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的作品。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现实生活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使他们获得了大人们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他们的画也因此而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的稚气。

    二、幼儿绘画指导的原则

    1.启发幼儿自愿接受学习的原则

    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所做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再者,配合教学要有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外面去观察迎春花、桃花、玉兰是怎样由含苞到开放的,花从里飞着的蝴蝶长着几个美丽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样的花纹。不仅让孩子捕捉观察物体瞬间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做长期的观察。如让孩子在动物角或家中养鱼、养鸡、养鸟,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动态变化,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另外,还要配合教学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把所画的人物、动物都做成活动教具,让孩子可以通过玩活动教具掌握其结构,自由变化出各种动态,同时配合听音乐、舞蹈、讲故事、看录象、玩拼图等多种活动,增加对所画、所做内容的体验。

    2.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原则。

    美术教学必须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幼儿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的、不分时空的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他们就象在画他们自己。在幼儿作画过程中,要经常为他们画出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加油,让全班幼儿为他们敢想、求异的精神鼓掌。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在幼儿园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造型能力来说,主要掌握线、形、色和简单的绘画工具、材料以及简单的组织画面的能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难易顺序来说,线由涂鸦期的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行由圆形、方行、三角形到组合形,也就是由平面基本形到组合形为主;色由三原色(红、黄、蓝)到三间色(橙、紫、绿);人物画贯穿于幼儿园美术教学始终,由涂鸦期的蝌蚪人、火柴人到双勾人;要让幼儿逐步了解人物、动物的主要结构、简单动态,在画面中有主次、大小的进行构图。

    4. 客观、公平、合理评价幼儿作品的原则。

    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我们不能用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作品,不要使美术教学偏离了开发潜能、提高素质的方向。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重视尖子学生,要使每个幼儿都受到艺术教育。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

    三、幼儿绘画指导的策略

    1.激发兴趣,让幼儿产生绘画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教师要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候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削弱教师示范的力度,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尽快掌握一些技能技法。但是对于一些活动为了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可以少示范,甚至可以不示范,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方法,给幼儿以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进行美术活动剪纸《窗花》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先欣赏老师的作品,然后提供彩色纸、剪刀等工具,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探索剪出小花的形状。起先孩子们一个一个花瓣的剪,也有的孩子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忙,慢慢的有的孩子能够试着折叠后再剪出对称的花瓣。这种成功比老师示范后幼儿模仿更能使幼儿感到兴奋,充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2. 正确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绘画教学中,有的幼儿会因一笔画错了就不敢再往下画了,或者会对老师说:“老师,我不小心画错了。”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第一想到的不是加以引导而是责备甚至让他重画,须不知这样往往会挫伤幼儿的自信心,更别说创新了。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幼儿不小心画“错”的时候就更重要。如:在一次教幼儿画人物的活动中,我教幼儿用画大大的圆画人物的头,祺祺的第一个人物画得很好,第二个刚开始画就不想画了,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画错了。”我一看,原来是把圆画得太小,“你把它变成小朋友大大的眼睛吧,画好两只眼睛再画圆圆的脸也可以呀!”她仔细一看,还真的可以,于是又开心地画了起来。最后,她的这个小朋友的眼睛是画得最漂亮的,我还特意表扬了她。

    3. 利用多种素材,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教师在辅导幼儿绘画时,绘画的工具、绘画材料不能太过局限,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试想,大自然赋予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河里的沙石、大树的叶子、山上的草秸、瓶盖、土豆片……,都可以用来当作绘画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幼儿绘画,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让幼儿尝试多种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如蜡笔画、线描画、水粉画、剪贴画、版画、刮画、橡皮泥捏画、拓印画、油水分离画等,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在一次剪贴画的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剪刀、卡纸、各种树叶、双面胶等材料,让幼儿剪贴鱼,并鼓励他们剪出不同的几何图形贴出自己喜欢的鱼,结果幼儿都剪贴出来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鱼儿,有的幼儿还给鱼儿加上了泡泡和海草等等,画面非常丰富,幼儿对这样的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4. 以“鼓励”的方式来评价作品,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年龄小,缺乏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能力,一般幼儿大多依从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鼓励,对他们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做出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与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只拿“像与不像”、“好与不好”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只要是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鼓励的来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活动,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教师要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评价,充分挖掘幼儿美术作品中成功的东西而给予积极肯定,如对小班小孩子说“画得真有趣”、“与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如果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千万不能打击幼儿的积极性。

    总之,在绘画等美术活动过程中,老师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吸引幼儿,利用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创造一个优美轻松的美术活动环境,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积极思维,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创造过程带来的愉快体验,从而使他们的美术活动更具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孔启英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7

  [2]王彩凤、姜明生,《幼儿美术教学法》海燕出版社,1994

  [3]屠美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4]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5]程建国《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文章录入:周周    责任编辑:周美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