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课程改革理念十六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551  更新时间:2018-7-23 17:24:41  文章录入:周周  责任编辑:周美娟
    1.五到:

 眼:动眼看一看题意.图形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图形中隐含的条件;

 脑:动脑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手:动手写一写解决问题的过程,记一记课堂的要点和重点;

 耳:用耳听一听他人的想法和做法;

 口:动口说一说你的想法和做法;力求让主体参与到探究问题的全过程之中,有效落实主体作用,是促进主体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

 2.以活动为中心,调动主体参与,体现课程不在是承载知识的文本,而是活动经验,是师生共同求知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生长的建构过程;活动是人的存在形式,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主体发展,培养良好习惯和方法.促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以追踪式问题串将活动者置于思维情景之中,调动五官,让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组织引导下参与活动,学会教学地思考,积累活动经验;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教学活动的始发.过程和质量;主体性是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个人的主体性如何决定着他将来具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4.教学日记:反思活动得失,积累活动经验,学会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反馈学习情况,以学促教。

 5.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的综合性;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整性;主体活动时空的充分性;主体发展的全面性.层次性;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学习领域知识的系统性。

 6.以人为本:演绎了新的课程观,定位了教育目标: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即人的可持续发展。

 7.新的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教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获得对教学理解,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会学习。

 8.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形成的。

 9.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生长的建构过程,课程不在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经验,课程也不在只是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求新知的过程,课程不在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结果。

 10.《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课程改革:

 (1) 教学课程必须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教学方式;

 (2) 教学课程必须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现状——改课程内容;教学课程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3) 教学课程必须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学习方式——改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新的教学课程必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1.教学课程实现的目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教学;

  ———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教学课程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 “有价值的教学”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进一步学习的有用的教学,是从事其他任何职业有用的教学。

 12.教学是一项人类活动,课程内容.教学教学均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对待。《教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看成是一系列教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活动,即教学思想和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教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个人均有重复人类教学发现过程的机会,从现实生活开始,沿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轨迹去学习教学,获得知识,实现教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同时为个性的发展学习生涯因教学而更丰富多彩。

 13.学习获得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教学的重要方式。这一过程包括: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教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花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在教学范畴内对已经符号化的问题做进一步抽象化处理,从符号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型。体现实际问题教学化;教学问题规律化;教学规律现实化。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教学概念

 14.教学反思内容:

 (1) 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实践层次反思教学得失:设定目标与实施效果的差距

 (2) 学生再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落实;

 (3) 环节及方法中最为满意的地方,它体现了什么理念;

 (4) 那些环节是最不满意的,今后实施中如何努力;

 (5) 获得什么样的经验。

 15.《标准》指出:教学学习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16.评价:千人千面;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评价是“泵”而不是“筛子”。

 (1)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2) 体系:应建立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3) 核心:应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教学的水平,更要关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